SK海力士将成为全球第二大NAND flash存储芯片企业
* 来源 : * 作者 : admin * 发表时间 : 2020-11-02
据媒体报道指SK海力士已与Intel签署收购后者的NAND flash存储芯片业务,不过Intel保留了它的3D Xpoint存储芯片业务,如此一来SK海力士将成为全球第二大NAND flash存储芯片企业。
存储芯片主要有两种,分别是DRAM和NAND flash。在DRAM市场,已形成三星、SK海力士和镁光三大巨头,三者合计占有全球DRAM市场超过九成的市场份额。
在NAND flash市场则要分散一些,前六大企业占有的市场份额都超过一成,不过SK海力士在该市场占有的份额较为落后,这个市场第二名为从东芝拆分出来的KIOXIA。
值得注意的是韩国的三星在DRAM和NAND flash存储芯片市场都是老大,它在这两个市场份额占有40%、35%的市场份额;SK海力士在这两个市场份额占有29%、11.5%的市场份额。
如果SK海力士完成对Intel的NAND flash存储芯片业务的收购,那么它在NAND flash市场占有的市场份额将提升至20%左右,超越KIOXIA成为全球第二大NAND flash芯片企业。如此一来,韩国在DRAM市场将占有近七成的市场份额,而在NAND flash市场将占有55%的市场份额,它在全球存储芯片市场已居于垄断地位。
NAND市场价格波动快速,尽管英特尔不以消费性NAND市场为主力,在企业级SSD领域与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并驾齐驱,但投资成本与获利回收却不成比例,过去5年在非挥发性记忆体事业就有3年亏损纪录,包括2019年度累计亏损高达12亿美元。
2020年以来NAND价格跌势较大,到第3季底价格已相当于2019年低点,各家上游原厂价格正持续逼近成本线,随着2021年第1季价格依然看跌,市场需求复苏缓慢,第2季走势仍充满变数。加上贸易摩擦情势烟硝四起,半导体产业被视为角力对决的关键领域,一旦摩擦持续升高,恐怕日后脱手更为不易。
对于SK海力士(SK Hynix)而言,3D NAND转换起步并不顺利,若能成功结合英特尔NAND业务,全球NAND市占率将可望推升至22%以上,超过铠侠(Kioxia)成为产业二哥,更重要的是,不仅可承接英特尔在企业级SSD的客户与业务,进一步深化在中国企业级市场的占有率。
此外,中芯国际被美国列入“黑名单”以及8吋晶圆产能吃紧,晶圆代工供不应求及衍生出后段封装基板、PCB等交期延长,骨牌效应蔓延至记忆体控制晶片大抢产能,长单可能提早预定达4~6个月,形成产业链上热下冷的吊诡现象,若2021年上半终端市场库存去化依然疲弱,重复下单的导致后续压力锅引爆,上游记忆体原厂的报价也恐将失去支撑。
调研机构Objective Analysis预估NAND每GB储存空间现货售价,到了2020年底将下滑至6美分,接近于2019年的5美分水准,2021年售价有可能将继续缓慢下跌。供应链也指出,近期NAND价格正逼近成本线,仅有三星仍可凭藉成本竞争优势而维持获利,其他业者虽然还不至于赔钱,却逼近无利可图,若2021年上半价格跌幅未能收敛,亏损阴霾将全面笼罩。
相较于DRAM产业市况即将落底,目前记忆体原厂保守看待后市,主要是受到NAND市况浑沌不明影响,上游原厂可能必须用DRAM获利去填补NAND亏损,而缺乏DRAM业务的NAND厂也必须缩衣节食。在此前提下,记忆体原厂针对NAND资本支出将大踩煞车,虽然2021年整体NAND产能增加受限,但SK海力士收购英特尔NAND事业的举动,将为未来NAND产业格局及市场竞争带来截然不同的变数,或加速大者愈大的产业走向。
存储芯片主要有两种,分别是DRAM和NAND flash。在DRAM市场,已形成三星、SK海力士和镁光三大巨头,三者合计占有全球DRAM市场超过九成的市场份额。
在NAND flash市场则要分散一些,前六大企业占有的市场份额都超过一成,不过SK海力士在该市场占有的份额较为落后,这个市场第二名为从东芝拆分出来的KIOXIA。
值得注意的是韩国的三星在DRAM和NAND flash存储芯片市场都是老大,它在这两个市场份额占有40%、35%的市场份额;SK海力士在这两个市场份额占有29%、11.5%的市场份额。
如果SK海力士完成对Intel的NAND flash存储芯片业务的收购,那么它在NAND flash市场占有的市场份额将提升至20%左右,超越KIOXIA成为全球第二大NAND flash芯片企业。如此一来,韩国在DRAM市场将占有近七成的市场份额,而在NAND flash市场将占有55%的市场份额,它在全球存储芯片市场已居于垄断地位。
另据Digitimes报道,SK海力士合并英特尔NAND事业,不仅是市占消长的变化,对于同在产业的竞争者也将带来不同的压力与挑战。
2020年记忆体产业情势波折跌宕,疫情全球蔓延之下远端教学及在家工作盛行,电子产业需求逆势成长,但随着大型资料中心及伺服器进入库存调整,NAND Flash下半年价格跌势加剧,已逐渐回到2019年低点价位,逐步逼近上游原厂的现金成本底线,然而价格跌势可能尚未停歇,NAND Flash持续处于供过于求。在NAND原厂面临低价亏损风险之际,英特尔宣布以90亿美元脱手旗下SSD、NAND业务以及旗下中国大连晶圆厂Fab 68,为NAND产业版图消长投下变数。英特尔虽然从1960年代以记忆体制造商起家,但经历记忆体产业分合变化、列强环伺,如今英特尔在全球NAND市占率已是敬陪末座,2020年第2季市占率约11.5%。
NAND跌破现金成本现在即 市场价格保守看待
NAND市场价格波动快速,尽管英特尔不以消费性NAND市场为主力,在企业级SSD领域与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并驾齐驱,但投资成本与获利回收却不成比例,过去5年在非挥发性记忆体事业就有3年亏损纪录,包括2019年度累计亏损高达12亿美元。
2020年以来NAND价格跌势较大,到第3季底价格已相当于2019年低点,各家上游原厂价格正持续逼近成本线,随着2021年第1季价格依然看跌,市场需求复苏缓慢,第2季走势仍充满变数。加上贸易摩擦情势烟硝四起,半导体产业被视为角力对决的关键领域,一旦摩擦持续升高,恐怕日后脱手更为不易。
对于SK海力士(SK Hynix)而言,3D NAND转换起步并不顺利,若能成功结合英特尔NAND业务,全球NAND市占率将可望推升至22%以上,超过铠侠(Kioxia)成为产业二哥,更重要的是,不仅可承接英特尔在企业级SSD的客户与业务,进一步深化在中国企业级市场的占有率。
此外,中芯国际被美国列入“黑名单”以及8吋晶圆产能吃紧,晶圆代工供不应求及衍生出后段封装基板、PCB等交期延长,骨牌效应蔓延至记忆体控制晶片大抢产能,长单可能提早预定达4~6个月,形成产业链上热下冷的吊诡现象,若2021年上半终端市场库存去化依然疲弱,重复下单的导致后续压力锅引爆,上游记忆体原厂的报价也恐将失去支撑。
调研机构Objective Analysis预估NAND每GB储存空间现货售价,到了2020年底将下滑至6美分,接近于2019年的5美分水准,2021年售价有可能将继续缓慢下跌。供应链也指出,近期NAND价格正逼近成本线,仅有三星仍可凭藉成本竞争优势而维持获利,其他业者虽然还不至于赔钱,却逼近无利可图,若2021年上半价格跌幅未能收敛,亏损阴霾将全面笼罩。
相较于DRAM产业市况即将落底,目前记忆体原厂保守看待后市,主要是受到NAND市况浑沌不明影响,上游原厂可能必须用DRAM获利去填补NAND亏损,而缺乏DRAM业务的NAND厂也必须缩衣节食。在此前提下,记忆体原厂针对NAND资本支出将大踩煞车,虽然2021年整体NAND产能增加受限,但SK海力士收购英特尔NAND事业的举动,将为未来NAND产业格局及市场竞争带来截然不同的变数,或加速大者愈大的产业走向。
上一条: 传华为或在上海建芯片厂,不使用美国技术
下一条: 矽晶圆 Q4淡季转旺 订单能见度到下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