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半导体巨头2024年财报揭示三大市场变化
* 来源 : * 作者 : admin * 发表时间 : 2025-02-10
随着全球前十大半导体企业陆续公布2024年财报,半导体市场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分化”特征。一方面,消费电子需求持续疲软;另一方面,数据中心、AI芯片和存储市场却迎来了爆炸性增长。通过对财报的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全球半导体市场正在经历三大显著变化。
变化一:数据中心市场增长惊人
根据Gartner的数据,2024年数据中心半导体收入总计达到1120亿美元,首次超越智能手机,成为半导体行业的第二大市场。这一变化不仅推动了三星、博通等企业的增长,也深刻影响了行业格局。
例如,三星凭借DDR5和HBM(高带宽存储器)需求的激增,实现了显著增长;而博通则通过其AI定制化芯片在数据中心市场站稳了脚跟。数据中心市场的强劲表现也反映在股价变动上。尽管AMD在2024年第四季度的数据中心业务营收达到39亿美元,同比增长69%,创下历史新高,但其股价在财报发布后仍出现下跌。这一现象表明,市场对数据中心的期望极高,而AMD与英伟达之间的差距未能明显缩小,导致投资者信心不足。变化二:存储芯片市场复苏,但2025年将面临调整
2024年,存储芯片市场迎来了全面复苏。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三大存储巨头合计占据了全球HBM市场超过90%的份额。HBM3E的量产更是推动了DRAM营收同比增长75.4%。与此同时,存储芯片价格也显著上涨,美光的DRAM平均售价(ASP)上涨了50%,三星的HBM产能也实现了翻倍增长。
然而,存储市场的高位增长态势预计不会持续到2025年。三星和SK海力士均认为,2025年高端存储产品市场将保持旺盛,但传统存储产品市场将出现下滑。为此,两家公司正在减少传统DRAM和NAND产品的比例,加速向尖端节点转移。三星预计,DDR4和LPDDR4的销售额占比将从2024年的30%以下大幅缩减至2025年的个位数;SK海力士则计划扩大HBM3E供应,并适时开发HBM4以满足客户需求。变化三:汽车芯片市场遇冷,2025年或趋于平稳
2024年,汽车芯片市场遭遇寒流。英飞凌、意法半导体和德州仪器等全球巨头的财报显示,工业半导体和汽车半导体市场均出现下滑。三家企业的第四季度净利润同比降幅均达到两位数。为应对市场低迷,英飞凌已在全球裁员1400人,意法半导体也计划在法国和意大利工厂裁员至多6%,影响约2000至3000名员工。
尽管如此,这些企业对2025年第一季度的市场前景持乐观或持平态度。意法半导体总裁兼CEO Jean-Marc Chery表示,公司将继续受到工业复苏和库存调整延迟的影响,同时汽车行业需求增长放缓。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全球市场表现不佳,亚太地区尤其是大中华区市场却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德州仪器指出,中国市场第四季度营收有所增长,主要得益于车用半导体和消费半导体的拉动。消费电子市场展望:温和增长,细分领域表现亮眼
对于2025年的消费电子市场,多数企业持谨慎态度。SK海力士预计,2025年个人电脑出货量将实现低至中个位数的增长,智能手机市场的增长水平将与2024年相似。高通则认为,2025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将持平或仅有个位数增长,但中国市场对高端智能手机的需求强劲,有望推动其手机业务营收增长10%。
总体来看,2025年消费电子市场的预期相对温和,但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和健康监测等细分领域却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动能。这些新兴市场或将成为半导体行业未来的重要增长点。总结
2024年全球半导体市场的三大变化——数据中心市场的爆发、存储芯片市场的复苏与调整、汽车芯片市场的遇冷与回暖,揭示了行业的结构性分化趋势。尽管消费电子市场增长乏力,但数据中心、AI芯片和存储市场的高需求为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展望2025年,半导体企业需在高端技术和细分市场中寻找机遇,以应对市场的复杂变化。
上一条: 三星2纳米试产良率超预期,晶圆代工有望迎来转机
下一条: Omdia:DRAM市场复苏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