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芯片TOP 10:英伟达称霸,ST和英飞凌落榜
* 来源 : * 作者 : admin * 发表时间 : 2025-05-14
2024年全球芯片市场格局迎来显著变化。根据市场研究机构Omdia最新发布的排名,英伟达凭借在人工智能芯片领域的卓越表现跃居榜首,而传统芯片巨头英飞凌和意法半导体则因未能适应市场转型,遗憾跌出全球前十名。这一调整反映了AI技术对半导体行业深远影响,以及存储与逻辑芯片领域的快速崛起。
市场格局重塑:AI驱动增长,传统赛道承压
2024年全球芯片市场规模达到6830亿美元,较2023年增长25%。这一增长主要由人工智能相关芯片需求爆发式拉动,尤其是高带宽内存(HBM)和图形处理器(GPU)的需求激增。内存领域同比增长74%,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等存储芯片制造商因此跻身收入排名前七位,而专注于模拟和功率芯片的企业(如英飞凌、意法半导体)则因市场需求萎缩排名下滑。
工业半导体市场在2021年和2022年经历两位数增长后,2024年遭遇两位数收入下降,凸显出不同细分市场的分化。汽车芯片市场在2020年至2023年间几乎翻番,但2024年因库存调整和需求疲软出现萎缩,进一步加剧了行业竞争。
存储领域洗牌:SK海力士超越三星
存储芯片领域成为2024年市场变动的核心。SK海力士凭借36%的DRAM市场份额,成功超越长期占据霸主地位的三星电子,结束了三星自1992年以来长达33年的统治。SK海力士在HBM市场的优势尤为突出,其市场份额高达70%,远超三星的20%。预计到2027年,HBM在DRAM市场中的占比将从2024年的20%提升至40%,成为存储芯片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三星电子Q1存储业务营收为19.1万亿韩元(约133.8亿美元),尽管同比增长9%,但环比下降17%。其业绩受平均售价下滑、AI芯片出口管制及HBM3E需求延迟影响,而SK海力士则凭借HBM技术进步和DRAM/NAND业务增长,创下历史第二高的营收和营业利润。
汽车芯片市场:底部复苏信号初现
汽车芯片市场在2024年遭遇挑战,但复苏迹象逐渐显现。高通Q1汽车业务销售额增长59%,TI的模拟芯片业务因广泛应用于汽车和工业领域实现强劲增长。群智咨询分析师指出,随着OEM厂商库存消耗,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汽车芯片市场将回暖。英伟达、博通等企业通过定制化ASIC芯片抢占数据中心和AI训练市场,进一步巩固了其在AI领域的领先地位。
AI芯片竞争白热化:英伟达领跑,定制化趋势加速
英伟达凭借GPU和HBM技术优势,2024年营收首次登顶全球芯片公司榜首。其2026财年第一财季营收预测达430亿美元,远超市场预期。博通则凭借定制化AI芯片(ASIC)和网络连接芯片业务,Q1 AI相关收入暴涨77%至41亿美元,成为行业重要竞争者。美光、AMD等企业也在AI芯片领域加大投入,推动市场格局持续演变。
2025年展望:增长动能强劲,结构性分化持续
机构预测202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将增长11.2%,达到6970亿美元,主要由逻辑和存储部门驱动。头部企业对Q2业绩普遍持乐观态度:SK海力士预计DRAM和NAND出货量将分别增长10-15%和20%;三星计划扩大高附加值HBM3E产能;美光预计第三财季营收创新高。然而,汽车、工业等传统市场仍需时间恢复,行业分化趋势或将延续。
2024年的市场变动不仅反映了技术迭代的速度,也揭示了半导体行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战略地位。随着AI、数据中心和智能终端需求的持续增长,掌握核心技术和垂直整合能力的企业将在新一轮竞争中占据先机。
市场格局重塑:AI驱动增长,传统赛道承压
2024年全球芯片市场规模达到6830亿美元,较2023年增长25%。这一增长主要由人工智能相关芯片需求爆发式拉动,尤其是高带宽内存(HBM)和图形处理器(GPU)的需求激增。内存领域同比增长74%,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等存储芯片制造商因此跻身收入排名前七位,而专注于模拟和功率芯片的企业(如英飞凌、意法半导体)则因市场需求萎缩排名下滑。
工业半导体市场在2021年和2022年经历两位数增长后,2024年遭遇两位数收入下降,凸显出不同细分市场的分化。汽车芯片市场在2020年至2023年间几乎翻番,但2024年因库存调整和需求疲软出现萎缩,进一步加剧了行业竞争。
存储领域洗牌:SK海力士超越三星
存储芯片领域成为2024年市场变动的核心。SK海力士凭借36%的DRAM市场份额,成功超越长期占据霸主地位的三星电子,结束了三星自1992年以来长达33年的统治。SK海力士在HBM市场的优势尤为突出,其市场份额高达70%,远超三星的20%。预计到2027年,HBM在DRAM市场中的占比将从2024年的20%提升至40%,成为存储芯片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三星电子Q1存储业务营收为19.1万亿韩元(约133.8亿美元),尽管同比增长9%,但环比下降17%。其业绩受平均售价下滑、AI芯片出口管制及HBM3E需求延迟影响,而SK海力士则凭借HBM技术进步和DRAM/NAND业务增长,创下历史第二高的营收和营业利润。
汽车芯片市场:底部复苏信号初现
汽车芯片市场在2024年遭遇挑战,但复苏迹象逐渐显现。高通Q1汽车业务销售额增长59%,TI的模拟芯片业务因广泛应用于汽车和工业领域实现强劲增长。群智咨询分析师指出,随着OEM厂商库存消耗,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汽车芯片市场将回暖。英伟达、博通等企业通过定制化ASIC芯片抢占数据中心和AI训练市场,进一步巩固了其在AI领域的领先地位。
AI芯片竞争白热化:英伟达领跑,定制化趋势加速
英伟达凭借GPU和HBM技术优势,2024年营收首次登顶全球芯片公司榜首。其2026财年第一财季营收预测达430亿美元,远超市场预期。博通则凭借定制化AI芯片(ASIC)和网络连接芯片业务,Q1 AI相关收入暴涨77%至41亿美元,成为行业重要竞争者。美光、AMD等企业也在AI芯片领域加大投入,推动市场格局持续演变。
2025年展望:增长动能强劲,结构性分化持续
机构预测202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将增长11.2%,达到6970亿美元,主要由逻辑和存储部门驱动。头部企业对Q2业绩普遍持乐观态度:SK海力士预计DRAM和NAND出货量将分别增长10-15%和20%;三星计划扩大高附加值HBM3E产能;美光预计第三财季营收创新高。然而,汽车、工业等传统市场仍需时间恢复,行业分化趋势或将延续。
2024年的市场变动不仅反映了技术迭代的速度,也揭示了半导体行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战略地位。随着AI、数据中心和智能终端需求的持续增长,掌握核心技术和垂直整合能力的企业将在新一轮竞争中占据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