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D原厂MLC停产引发市场动荡,涨价潮会是下一幕吗?
* 来源 : * 作者 : admin * 发表时间 : 2025-06-27
在存储器的发展历程中,技术革新与市场供需一直演绎着复杂的“双人舞”。近期,一则消息在存储器行业激起千层浪——NAND Flash原厂“铁了心”停产MLC NAND以及256Gb TLC NAND。这一决策犹如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使得原本就处于动态变化中的存储器市场,泛起层层涟漪,旧库存瞬间被市场视为“黄金”,DDR4 DRAM停产时价格飙升的戏码似乎正再次上演。
原厂停产,库存变“香饽饽”
三星作为全球存储行业的重要参与者,已传出将供应MLC NAND Flash至6月,随后便不再制造,全力清理剩余库存。这意味着,三星这位曾经的MLC规格NAND Flash最大供货商,即将退出这一市场舞台。而三星并非唯一行动者,整个NAND Flash原厂阵营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纷纷对MLC NAND以及256Gb TLC NAND按下“停产键”。
以MLC NAND为例,其每个存储单元可存储多个信息,通常为两个位,在增加存储密度的同时,降低了与SLC NAND相比的成本。并且,随着控制器技术和错误校正机制(ECC)的进步,MLC NAND Flash的可靠性得到了极大提升。正因如此,在工业、物联网、电视甚至车用等对稳定性要求极高的利基型高毛利应用领域,MLC NAND Flash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市场规模不容小觑。如今原厂停产,使得这些领域的供应链面临巨大挑战。
同样,256Gb TLC NAND的停产,也让相关产业链始料未及。在过去,256Gb TLC NAND凭借适中的成本和容量,在一些中低端存储应用场景中广泛应用,如部分入门级固态硬盘(SSD)、移动存储设备等。原厂的停产决策,使得市场上该规格的产品供应迅速收紧。原本充足的库存,一下子成为了众多下游厂商争抢的对象,价格自然也随之水涨船高。
重演DDR4涨价大戏?
回顾DDR4 DRAM停产时的市场表现,可谓惊心动魄。随着三星、SK海力士、美光等全球前三大DRAM厂商陆续宣布将可能停止或计划停止DDR4生产,DDR4市场价格一路狂飙。今年6月以来,DDR4芯片价格更是“像坐了火箭”,8Gb颗粒报价暴涨50%,部分16Gb产品现货价冲破6美元,甚至超过了新一代DDR5的价格见顶后才开始回落停下来。
如今,NAND Flash原厂对MLC NAND和256Gb TLC NAND的停产,正让市场嗅到了与DDR4停产时相似的“涨价气息”。部分资源已处于供不应求状态,相应低容量嵌入式成品价格也随之快速拉涨。例如,eMMC存储芯片市场受此影响显著,据市场数据2025年6月10日,eMMC 16GB 5.1产品报价3.8美元,较2025年初已上涨58.33%,目前,eMMC 16GB/32GB/64GB 5.1产品已基本同价。这一价格走势与DDR4 DRAM停产时价格迅速攀升的情况极为相似。
从市场规律来看,当供给端大幅收缩,而需求端在短期内难以迅速调整时,价格上涨几乎成为必然趋势。在MLC NAND和256Gb TLC NAND市场,原厂停产使得供给大幅减少,而相关应用领域对这些产品的需求却依旧存在。以工业控制领域为例,许多设备的控制系统对存储稳定性要求高,长期依赖MLC NAND,短时间内难以完成技术升级或替换方案的实施,只能被迫接受市场价格的上涨。
台系大厂能否抓住转单机遇?
在NAND原厂停产的浪潮下,业界将目光纷纷投向了中国台湾地区台系存储器大厂,其中旺宏备受关注。旺宏是台系厂商中唯一具备MLC NAND产能并能稳定供货的企业。三星等原厂的停产,无疑为旺宏带来了巨大的转单商机。众多原本依赖三星等原厂MLC NAND的客户,为了维持自身生产运营,开始积极与旺宏接触,寻求合作机会。
若旺宏能够有效承接这些转单,不仅能在短期内大幅提升自身营收,还能借此机会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提升在全球存储器市场的地位。然而,机遇背后也伴随着挑战。承接大量转单对旺宏的产能是一大考验,如何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迅速提升产能以满足市场需求,是旺宏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此外,市场竞争激烈,其他竞争对手也可能会采取各种措施争夺这部分市场份额,旺宏需要制定合理的市场策略,以应对潜在的竞争压力。
NAND原厂对MLC NAND和256Gb TLC NAND的停产,已在存储器市场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价格上涨趋势初现端倪,台系厂家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未来,存储器市场将走向何方?是会如DDR4 DRAM一样,价格持续攀升,还是会在市场调节与技术发展的双重作用下,逐渐形成新的平衡?让我们拭目以待。
原厂停产,库存变“香饽饽”
三星作为全球存储行业的重要参与者,已传出将供应MLC NAND Flash至6月,随后便不再制造,全力清理剩余库存。这意味着,三星这位曾经的MLC规格NAND Flash最大供货商,即将退出这一市场舞台。而三星并非唯一行动者,整个NAND Flash原厂阵营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纷纷对MLC NAND以及256Gb TLC NAND按下“停产键”。
以MLC NAND为例,其每个存储单元可存储多个信息,通常为两个位,在增加存储密度的同时,降低了与SLC NAND相比的成本。并且,随着控制器技术和错误校正机制(ECC)的进步,MLC NAND Flash的可靠性得到了极大提升。正因如此,在工业、物联网、电视甚至车用等对稳定性要求极高的利基型高毛利应用领域,MLC NAND Flash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市场规模不容小觑。如今原厂停产,使得这些领域的供应链面临巨大挑战。
同样,256Gb TLC NAND的停产,也让相关产业链始料未及。在过去,256Gb TLC NAND凭借适中的成本和容量,在一些中低端存储应用场景中广泛应用,如部分入门级固态硬盘(SSD)、移动存储设备等。原厂的停产决策,使得市场上该规格的产品供应迅速收紧。原本充足的库存,一下子成为了众多下游厂商争抢的对象,价格自然也随之水涨船高。
重演DDR4涨价大戏?
回顾DDR4 DRAM停产时的市场表现,可谓惊心动魄。随着三星、SK海力士、美光等全球前三大DRAM厂商陆续宣布将可能停止或计划停止DDR4生产,DDR4市场价格一路狂飙。今年6月以来,DDR4芯片价格更是“像坐了火箭”,8Gb颗粒报价暴涨50%,部分16Gb产品现货价冲破6美元,甚至超过了新一代DDR5的价格见顶后才开始回落停下来。
如今,NAND Flash原厂对MLC NAND和256Gb TLC NAND的停产,正让市场嗅到了与DDR4停产时相似的“涨价气息”。部分资源已处于供不应求状态,相应低容量嵌入式成品价格也随之快速拉涨。例如,eMMC存储芯片市场受此影响显著,据市场数据2025年6月10日,eMMC 16GB 5.1产品报价3.8美元,较2025年初已上涨58.33%,目前,eMMC 16GB/32GB/64GB 5.1产品已基本同价。这一价格走势与DDR4 DRAM停产时价格迅速攀升的情况极为相似。
从市场规律来看,当供给端大幅收缩,而需求端在短期内难以迅速调整时,价格上涨几乎成为必然趋势。在MLC NAND和256Gb TLC NAND市场,原厂停产使得供给大幅减少,而相关应用领域对这些产品的需求却依旧存在。以工业控制领域为例,许多设备的控制系统对存储稳定性要求高,长期依赖MLC NAND,短时间内难以完成技术升级或替换方案的实施,只能被迫接受市场价格的上涨。
台系大厂能否抓住转单机遇?
在NAND原厂停产的浪潮下,业界将目光纷纷投向了中国台湾地区台系存储器大厂,其中旺宏备受关注。旺宏是台系厂商中唯一具备MLC NAND产能并能稳定供货的企业。三星等原厂的停产,无疑为旺宏带来了巨大的转单商机。众多原本依赖三星等原厂MLC NAND的客户,为了维持自身生产运营,开始积极与旺宏接触,寻求合作机会。
若旺宏能够有效承接这些转单,不仅能在短期内大幅提升自身营收,还能借此机会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提升在全球存储器市场的地位。然而,机遇背后也伴随着挑战。承接大量转单对旺宏的产能是一大考验,如何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迅速提升产能以满足市场需求,是旺宏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此外,市场竞争激烈,其他竞争对手也可能会采取各种措施争夺这部分市场份额,旺宏需要制定合理的市场策略,以应对潜在的竞争压力。
NAND原厂对MLC NAND和256Gb TLC NAND的停产,已在存储器市场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价格上涨趋势初现端倪,台系厂家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未来,存储器市场将走向何方?是会如DDR4 DRAM一样,价格持续攀升,还是会在市场调节与技术发展的双重作用下,逐渐形成新的平衡?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