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H20芯片安全问题加速国产替代加速崛起
* 来源 : * 作者 : admin * 发表时间 : 2025-08-05
近日,全球芯片巨头英伟达的H20芯片因安全风险问题引发广泛关注。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以下简称“网信办”)于2025年7月31日约谈了英伟达公司,要求其就对华销售的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问题进行说明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这一举动不仅牵动了中美科技与贸易的博弈,也凸显了中国在算力自主化道路上的坚定立场。
美国审批机构瘫痪 英伟达出口受阻
据报导,美国商务部主管出口许可的工业与安全局(BIS)目前陷入内部动荡,导致数千份包括H20芯片的出口许可申请被搁置。知情人士指出,BIS未能颁布新规、疏于对外沟通,并因员工大量流失而陷入“瘫痪”状态。截至2025年8月,美国商务部尚未发放任何H20芯片的出口许可证,可能波及价值数十亿美元的AI芯片订单。这一混乱局面使得英伟达原本计划向中国市场出口的H20芯片受阻,进一步加剧了中美科技领域的不确定性。
H20芯片安全疑虑升级 中美博弈再添新变数
网信办此次约谈英伟达的核心问题,源于H20芯片被曝存在“追踪定位”和“远程关闭”功能。美国人工智能领域专家透露,英伟达的算力芯片相关技术已趋于成熟。尽管英伟达在中国官网发布声明称“芯片安全功能仅用于合规审计,绝无恶意操控意图”,但这一回应并未正面回应技术细节,反而加深了外界对其安全性的质疑。
网信办此次约谈英伟达的核心问题,源于H20芯片被曝存在“追踪定位”和“远程关闭”功能。美国人工智能领域专家透露,英伟达的算力芯片相关技术已趋于成熟。尽管英伟达在中国官网发布声明称“芯片安全功能仅用于合规审计,绝无恶意操控意图”,但这一回应并未正面回应技术细节,反而加深了外界对其安全性的质疑。
《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网络安全关系国家安全,“绝不能让带病的芯片上岗”。文章强调,外国企业必须遵守中国法律,并引用英伟达CEO黄仁勋的承诺:“我们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始终确保遵守法律,并尽最大努力服务各个市场的客户。”然而,黄仁勋的表态能否兑现,成为当前舆论关注的焦点。
中国国产替代加速推进 华为等企业崛起
此次事件背后,中国在AI芯片领域的自主化进程正在提速。据机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华为昇腾、寒武纪等国产芯片预计占据中国AI芯片市场份额的55%。中国台湾专家郭正亮分析指出,华为麒麟910芯片虽在产能上存在短板,但其性能已超越H20芯片。中国官方明确要求国有企业优先采购国产芯片,以减少对美国技术的依赖。
此次事件背后,中国在AI芯片领域的自主化进程正在提速。据机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华为昇腾、寒武纪等国产芯片预计占据中国AI芯片市场份额的55%。中国台湾专家郭正亮分析指出,华为麒麟910芯片虽在产能上存在短板,但其性能已超越H20芯片。中国官方明确要求国有企业优先采购国产芯片,以减少对美国技术的依赖。
此外,中国第三大晶圆代工厂晶合集成正筹划赴港上市,计划通过国际化战略强化海外布局,提升全球品牌影响力。这一举措被视为中国半导体产业链加速整合的缩影,进一步推动国产芯片在技术、产能和市场上的突破。
芯片股受情绪驱动 中芯国际与华虹半导体表现分化
受中美科技博弈及国产替代概念推动,港股芯片股近期表现活跃。中芯国际(00981.HK)和华虹半导体(01347.HK)当日分别上涨2.9%和8.69%。天风国际分析师李伟杰认为,短期内芯片股仍有望受益于国产替代炒作,但投资者需关注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即将公布的中期业绩。
受中美科技博弈及国产替代概念推动,港股芯片股近期表现活跃。中芯国际(00981.HK)和华虹半导体(01347.HK)当日分别上涨2.9%和8.69%。天风国际分析师李伟杰认为,短期内芯片股仍有望受益于国产替代炒作,但投资者需关注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即将公布的中期业绩。
李伟杰指出,中芯国际毛利率和盈利水平是市场关注重点,若能维持第一季度表现,投资热情或进一步升温。相比之下,华虹半导体虽股价强势,但其工艺水平不及中芯国际,且市盈率偏高,建议投资者在业绩公布后再做决策。
中美博弈下的技术与规则重构
此次H20芯片事件不仅是技术安全的较量,更是中美在算力控制、数据主权和产业规则制定权上的深层博弈。美国试图通过“可控依赖”策略,引导中国沿着其设定的技术轨道发展,而中国则通过安全审查和国产替代,逐步摆脱对外部技术的过度依赖。
未来,中美在高科技领域的竞争将更加复杂化。中国从“被动买家”向“规则制定者”的转变趋势明显,而英伟达等科技企业则需在安抚美国政府和争取中国市场之间谨慎平衡。这场围绕芯片安全的博弈,不仅关乎企业的商业利益,更将深刻影响全球科技产业链的格局。
在中美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中国通过强化网络安全审查、推动国产替代,展现了维护数据主权和技术自主的决心。而英伟达H20芯片的安全问题,或将加速全球算力产业链的重构。随着华为、寒武纪等国产芯片企业的崛起,中国AI芯片市场正迎来新的变局,未来的技术合作与竞争边界将更加清晰。
此次H20芯片事件不仅是技术安全的较量,更是中美在算力控制、数据主权和产业规则制定权上的深层博弈。美国试图通过“可控依赖”策略,引导中国沿着其设定的技术轨道发展,而中国则通过安全审查和国产替代,逐步摆脱对外部技术的过度依赖。
未来,中美在高科技领域的竞争将更加复杂化。中国从“被动买家”向“规则制定者”的转变趋势明显,而英伟达等科技企业则需在安抚美国政府和争取中国市场之间谨慎平衡。这场围绕芯片安全的博弈,不仅关乎企业的商业利益,更将深刻影响全球科技产业链的格局。
在中美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中国通过强化网络安全审查、推动国产替代,展现了维护数据主权和技术自主的决心。而英伟达H20芯片的安全问题,或将加速全球算力产业链的重构。随着华为、寒武纪等国产芯片企业的崛起,中国AI芯片市场正迎来新的变局,未来的技术合作与竞争边界将更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