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换股权引发的担忧,韩媒:恐沦半导体霸权牺牲品
* 来源 : * 作者 : admin * 发表时间 : 2025-08-21
近期,有关美国政府可能以补贴换取半导体企业股权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在美国川普政府考虑通过《芯片法案》向英特尔、中国台湾台积电、美光和三星等企业提供补助的同时,也提出了入股这些企业的可能性。这一举措不仅让相关企业感到不安,也让各界对未来的半导体产业发展格局产生了新的思考。
根据韩媒报道,美国政府正在探讨以补贴换取英特尔股份的可能性,并可能将同样的方式应用于其他接受补贴的企业,如三星电子和中国台湾台积电。假设所有补贴都转换为股份,美国政府预计将获得三星电子大约1.6%的股份。此举引发了韩国业界的高度关注和担忧,认为这可能是美国为了掌控所谓的“半导体霸权”而采取的新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商务部已经确定了向三星提供47.5亿美元、向美光提供62亿美元以及向台积电提供66亿美元的补助计划,用于在美国本土生产芯片。然而,随着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在今年6月表示前总统拜登提供的拨款过于慷慨,商务部正重新评估相关补贴计划,这使得外界对于未来政策走向充满不确定性。
业内专家指出,尽管美国政府声称即使入股也不会影响企业的治理权或投票权,但这依然标志着与传统政策的重大转变。美国政府很少会购买外国或地区上市公司的股权,任何入股三星的计划都需要得到韩国政府的批准。此外,专家警告称,拒绝这样的安排也可能带来风险,因为如果企业拒绝,美国可能会宣称已履行了补贴承诺,而外国公司则未接受补贴,从而将资金转给美国本土企业,进一步边缘化外国公司。
知名半导体分析师陆行之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他指出无偿补助变成入股不仅稀释了股东权益,还可能干扰董事会运作。他认为,美国政府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推动其政治议程,这对全球半导体行业来说是一个重大变化,意味着之前所说的免费补贴现在需要付出代价。
面对这种新形势,中国台湾地区也在密切关注台积电的情况。有建议称台积电应直接返还补助并拒绝美国政府入股,但陆行之认为这并不容易实现,尤其是考虑到英特尔执行长陈立武希望美国政府注入资金以解救现金流问题,这也促使美国政府开始重新审视其补贴政策。
这一系列事件反映出全球半导体行业的复杂性和动态性。在技术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各国或地区都在努力保护和发展自己的半导体产业。而对于像三星这样的国际企业而言,如何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应对来自美国政府的压力,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同时,这也提醒着我们,在全球化背景下,任何国家、地区和企业在追求技术进步的同时都不能忽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根据韩媒报道,美国政府正在探讨以补贴换取英特尔股份的可能性,并可能将同样的方式应用于其他接受补贴的企业,如三星电子和中国台湾台积电。假设所有补贴都转换为股份,美国政府预计将获得三星电子大约1.6%的股份。此举引发了韩国业界的高度关注和担忧,认为这可能是美国为了掌控所谓的“半导体霸权”而采取的新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商务部已经确定了向三星提供47.5亿美元、向美光提供62亿美元以及向台积电提供66亿美元的补助计划,用于在美国本土生产芯片。然而,随着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在今年6月表示前总统拜登提供的拨款过于慷慨,商务部正重新评估相关补贴计划,这使得外界对于未来政策走向充满不确定性。
业内专家指出,尽管美国政府声称即使入股也不会影响企业的治理权或投票权,但这依然标志着与传统政策的重大转变。美国政府很少会购买外国或地区上市公司的股权,任何入股三星的计划都需要得到韩国政府的批准。此外,专家警告称,拒绝这样的安排也可能带来风险,因为如果企业拒绝,美国可能会宣称已履行了补贴承诺,而外国公司则未接受补贴,从而将资金转给美国本土企业,进一步边缘化外国公司。
知名半导体分析师陆行之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他指出无偿补助变成入股不仅稀释了股东权益,还可能干扰董事会运作。他认为,美国政府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推动其政治议程,这对全球半导体行业来说是一个重大变化,意味着之前所说的免费补贴现在需要付出代价。
面对这种新形势,中国台湾地区也在密切关注台积电的情况。有建议称台积电应直接返还补助并拒绝美国政府入股,但陆行之认为这并不容易实现,尤其是考虑到英特尔执行长陈立武希望美国政府注入资金以解救现金流问题,这也促使美国政府开始重新审视其补贴政策。
这一系列事件反映出全球半导体行业的复杂性和动态性。在技术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各国或地区都在努力保护和发展自己的半导体产业。而对于像三星这样的国际企业而言,如何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应对来自美国政府的压力,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同时,这也提醒着我们,在全球化背景下,任何国家、地区和企业在追求技术进步的同时都不能忽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上一条: 美国政府拟入股台积电,台媒:吃干抹净!
下一条: 三星电子通过量产下一代DRAM为半导体复兴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