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多地电脑店对对SSD、HDD和RAM祭出限购令实施限购
* 来源 : * 作者 : admin * 发表时间 : 2025-11-10
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存储器市场持续紧绷,DRAM合约价同比暴涨171.8%,NAND闪存价格亦同步走高。受人工智能(AI)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影响,服务器、数据中心对高性能存储芯片的需求激增,导致消费级市场供应严重吃紧。在日本秋叶原等知名电子产品商圈,多家电脑商店已开始对固态硬盘(SSD)、传统机械硬盘(HDD)及内存条(RAM)实施限购措施。
据日本科技媒体《AKIBA PC Hotline》报道,部分门店规定每位顾客单次最多仅可购买8件相关产品;另有商家限制更为严格,每人限购2块SSD或HDD,以及最多4条内存模组。不过,若顾客同时购买全新台式机或笔记本电脑,则可协商提高购买上限。店方表示,此举主要因进货数量远低于预期,库存告急,且部分分销商已暂停特定型号产品的出货,恢复时间尚不明确。
近期,DDR5内存尤为紧缺,部分型号价格几乎翻倍,成为组装电脑用户的“心头之痛”。多位到店消费者坦言,对后续配件供应和价格走势感到担忧。业内人士指出,当前缺货潮的核心驱动力来自AI领域的爆发性需求——图形处理器(GPU)训练所需的海量数据,正持续推高对DRAM、NAND闪存及大容量SSD的消耗。制造商纷纷将产能优先转向企业级和AI专用产品线,进一步挤压了消费级市场的供应空间。
韩国《经济新闻》10月披露,三星、SK海力士等头部存储器厂商已通知客户,计划在2025年第四季度再度上调DRAM与NAND闪存价格,涨幅最高达30%。另据韩媒New Daily消息,铠侠等主要闪存供应商的SSD产线已满负荷运转,但8TB及以上的企业级SSD交付周期仍普遍延迟超一年,订单排至2026年下半年。
市场研究机构分析认为,AI技术的快速演进正重塑全球存储产业格局。随着大模型训练与推理对数据吞吐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面临前所未有的扩容压力,进而传导至消费端,形成“企业抢产能、用户买不到”的局面。短期内,存储器价格高位运行态势恐难缓解,普通消费者与DIY玩家或将持续面临成本上升与供货不稳定双重挑战。
市场研究机构分析认为,AI技术的快速演进正重塑全球存储产业格局。随着大模型训练与推理对数据吞吐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面临前所未有的扩容压力,进而传导至消费端,形成“企业抢产能、用户买不到”的局面。短期内,存储器价格高位运行态势恐难缓解,普通消费者与DIY玩家或将持续面临成本上升与供货不稳定双重挑战。
据日本科技媒体《AKIBA PC Hotline》报道,部分门店规定每位顾客单次最多仅可购买8件相关产品;另有商家限制更为严格,每人限购2块SSD或HDD,以及最多4条内存模组。不过,若顾客同时购买全新台式机或笔记本电脑,则可协商提高购买上限。店方表示,此举主要因进货数量远低于预期,库存告急,且部分分销商已暂停特定型号产品的出货,恢复时间尚不明确。
近期,DDR5内存尤为紧缺,部分型号价格几乎翻倍,成为组装电脑用户的“心头之痛”。多位到店消费者坦言,对后续配件供应和价格走势感到担忧。业内人士指出,当前缺货潮的核心驱动力来自AI领域的爆发性需求——图形处理器(GPU)训练所需的海量数据,正持续推高对DRAM、NAND闪存及大容量SSD的消耗。制造商纷纷将产能优先转向企业级和AI专用产品线,进一步挤压了消费级市场的供应空间。
韩国《经济新闻》10月披露,三星、SK海力士等头部存储器厂商已通知客户,计划在2025年第四季度再度上调DRAM与NAND闪存价格,涨幅最高达30%。另据韩媒New Daily消息,铠侠等主要闪存供应商的SSD产线已满负荷运转,但8TB及以上的企业级SSD交付周期仍普遍延迟超一年,订单排至2026年下半年。
市场研究机构分析认为,AI技术的快速演进正重塑全球存储产业格局。随着大模型训练与推理对数据吞吐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面临前所未有的扩容压力,进而传导至消费端,形成“企业抢产能、用户买不到”的局面。短期内,存储器价格高位运行态势恐难缓解,普通消费者与DIY玩家或将持续面临成本上升与供货不稳定双重挑战。
市场研究机构分析认为,AI技术的快速演进正重塑全球存储产业格局。随着大模型训练与推理对数据吞吐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面临前所未有的扩容压力,进而传导至消费端,形成“企业抢产能、用户买不到”的局面。短期内,存储器价格高位运行态势恐难缓解,普通消费者与DIY玩家或将持续面临成本上升与供货不稳定双重挑战。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