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换人民币  当前汇率7.27

GPU、SoC与被动元件全面承压,电子产业进入“涨价传导期”

* 来源 : * 作者 : admin * 发表时间 : 2025-11-24
存储器价格的剧烈波动正迅速向整个半导体产业链传导,GPU、SoC乃至被动元件无一幸免。英伟达与AMD已计划上调显卡售价,以应对GDDR6X/GDDR7显存短缺及成本飙升。尤其在AI服务器优先占用DDR5产能的背景下,消费级显存供应进一步受限,高端游戏显卡与AI加速卡近三个月价格已上涨20%–30%。据悉,SK海力士与英伟达就2026年HBM4供应达成协议,单价高达560美元,较当前价格涨幅超50%。部分厂商甚至考虑暂停中低端GPU生产,将有限芯片资源集中于高毛利产品,这可能导致RTX 50/60系列等消费级显卡供应紧张,波及DIY市场、预装台式机乃至Xbox、PlayStation等游戏设备。
除GPU外,集成内存的SoC与MCU芯片同样面临成本压力。高端智能手机SoC普遍搭载LPDDR5X,其价格涨幅已超30%,直接推高旗舰机型定价;在汽车电子领域,L3级自动驾驶系统的MCU芯片中DRAM成本占比从15%升至25%,迫使整车厂调整售价策略。被动元件亦未能幸免——中国台湾与中国大陆的龙头厂商如风华高科已对电感、压敏电阻、MLCC等产品提价5%–30%,主因是银、锡、铜等上游金属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叠加AI服务器对MLCC用量激增(单台为传统服务器的8倍)。此外,硅片、封装基板、光刻胶等核心材料供应趋紧,进一步压缩芯片制造商利润空间。业内人士指出,当前全产业链已形成“涨价预期”,中低端通用芯片涨幅虽小,但也达10%–15%,消费电子与工业控制领域首当其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