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D产能扩张受阻:三年内难见新增洁净室投产
* 来源 : * 作者 : admin * 发表时间 : 2025-11-25
全球NAND闪存产业正面临一场由AI推理需求引爆的供给危机。Solidigm——SK海力士旗下专注于SSD与NAND业务的子公司——在伦敦A3科技大会上警示,未来三年内NAND洁净室产能将无法显著增加,主因是新建一座晶圆厂需耗资高达180亿美元,仅建筑阶段就需1–2年时间。该公司首席营收官帕隆斯基强调,过去三个月SSD需求“几乎一夜之间”激增,超大规模云服务商发现,当非结构化数据存储于传统硬盘时,磁盘I/O延迟严重拖累GPU利用率,因此必须将“温数据”迁移至SSD,以支撑AI推理效率。
这一转变直接导致企业级SSD需求被严重低估,而供给端却因资本开支转向更高利润的HBM而受限。目前,三星、SK海力士与美光三大厂商均将主要投资集中于HBM洁净室建设,因其毛利率远超NAND。仅有铠侠-闪迪合资企业与Solidigm仍专注NAND领域。帕隆斯基指出,行业对长期需求可持续性仍存疑虑,因此不愿贸然启动百亿级投资。短期内,厂商只能通过提升现有晶圆厂的位密度、增加3D NAND堆叠层数、优化浮栅技术等方式挖掘产能潜力。然而,这些手段终有物理极限。若AI驱动的数据活跃度持续攀升,NAND短缺恐将贯穿整个2025–2026年周期,企业客户在获取SSD方面将远逊于拥有长期合约的超大规模云服务商。
这一转变直接导致企业级SSD需求被严重低估,而供给端却因资本开支转向更高利润的HBM而受限。目前,三星、SK海力士与美光三大厂商均将主要投资集中于HBM洁净室建设,因其毛利率远超NAND。仅有铠侠-闪迪合资企业与Solidigm仍专注NAND领域。帕隆斯基指出,行业对长期需求可持续性仍存疑虑,因此不愿贸然启动百亿级投资。短期内,厂商只能通过提升现有晶圆厂的位密度、增加3D NAND堆叠层数、优化浮栅技术等方式挖掘产能潜力。然而,这些手段终有物理极限。若AI驱动的数据活跃度持续攀升,NAND短缺恐将贯穿整个2025–2026年周期,企业客户在获取SSD方面将远逊于拥有长期合约的超大规模云服务商。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