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鑫储存DDR5量产在即:中韩存储技术差距加速缩小引关注
* 来源 : * 作者 : admin * 发表时间 : 2025-11-28
中国存储器芯片企业长鑫储存近日正式发布最新DDR5与LPDDR5X产品,宣布2026年起全面量产。这一动作不仅有望降低国内对海外存储器的依赖,更可能削弱全球“存储超级循环周期”的力度,对三星、SK海力士在华营收构成直接冲击,引发业界对中韩存储技术竞争格局的重新审视。
韩媒《Business Korea》指出,中韩在通用DRAM领域的技术差距已急速缩小至“不到一年”。这一变化背后,美国限制荷兰阿斯麦对华出口EUV极紫外光设备虽延缓了大陆先进制程追赶,却意外推动双方在成熟制程与通用存储领域的差距加速弥合。韩国半导体业内人士透露,长鑫储存最新DDR5最高速率达8000Mbps,单颗容量24Gb,较上一代6400Mbps产品提速25%,性能已媲美韩国DRAM企业同级产品,可适配最先进CPU服务器平台。
尽管长鑫储存当前月产能约27万片(三星64万片、SK海力士51万片),但2026年DDR5与LPDDR5X量产后,其作为国内市场“有效替代方案”的地位将显著强化。数据显示,三星与SK海力士去年在华总销售额达87.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87万亿元),占两家企业总营收的23.7%,长鑫的量产无疑将动摇其市场根基。
长鑫的快速突破,离不开国内政策扶持与本土需求的双重驱动。一方面,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持续加码存储领域,推动技术研发与产能建设;另一方面,国内数据中心、AI企业的海量需求,为长鑫提供了“练兵场”。此外,美国对华半导体限制反而促使国内企业加速吸纳韩国、日本存储人才,技术团队的国际化融合进一步缩短了研发周期。
若长鑫储存如期实现量产并突破良率瓶颈,不仅将重塑国内存储市场版图,更可能在全球存储超级循环中注入“中国变量”——当供给端从“韩美主导”转向“多元竞争”,存储器价格的周期性波动或趋于平缓,而技术迭代的速度与方向,也将更多由市场需求而非单一区域产能决定。
韩媒《Business Korea》指出,中韩在通用DRAM领域的技术差距已急速缩小至“不到一年”。这一变化背后,美国限制荷兰阿斯麦对华出口EUV极紫外光设备虽延缓了大陆先进制程追赶,却意外推动双方在成熟制程与通用存储领域的差距加速弥合。韩国半导体业内人士透露,长鑫储存最新DDR5最高速率达8000Mbps,单颗容量24Gb,较上一代6400Mbps产品提速25%,性能已媲美韩国DRAM企业同级产品,可适配最先进CPU服务器平台。
尽管长鑫储存当前月产能约27万片(三星64万片、SK海力士51万片),但2026年DDR5与LPDDR5X量产后,其作为国内市场“有效替代方案”的地位将显著强化。数据显示,三星与SK海力士去年在华总销售额达87.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87万亿元),占两家企业总营收的23.7%,长鑫的量产无疑将动摇其市场根基。
长鑫的快速突破,离不开国内政策扶持与本土需求的双重驱动。一方面,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持续加码存储领域,推动技术研发与产能建设;另一方面,国内数据中心、AI企业的海量需求,为长鑫提供了“练兵场”。此外,美国对华半导体限制反而促使国内企业加速吸纳韩国、日本存储人才,技术团队的国际化融合进一步缩短了研发周期。
若长鑫储存如期实现量产并突破良率瓶颈,不仅将重塑国内存储市场版图,更可能在全球存储超级循环中注入“中国变量”——当供给端从“韩美主导”转向“多元竞争”,存储器价格的周期性波动或趋于平缓,而技术迭代的速度与方向,也将更多由市场需求而非单一区域产能决定。






关闭返回